(本网讯 严暮屿)为丰富仙女湖社区儿童课余生活,将知识科普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,10月18日,口腔医学院“爱心口腔”志愿服务队再次走进仙女湖社区,开展以“节气文化、生物科普、手工创作”为主题的“周末课堂”活动。志愿者们用专业与耐心,既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与认知素养,助力其健康成长;也在服务中践行社会责任,持续擦亮“周末课堂”志愿服务品牌。

十月的周末清晨,秋意渐浓,细雨如丝。志愿者们早早抵达社区,带着提前备好的节气卡片、海洋生物图鉴、粘土、彩笔等教具,迅速投入筹备工作。大家分工明确、配合默契:有的合力搬运桌椅,按小组划分活动区域,还在每张桌子贴好“创意小组”编号;有的细致整理教具,将粘土分盒装好、彩笔按颜色排序,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便捷取用。雨滴轻敲窗沿,却丝毫未减现场的忙碌与暖意,很快便为孩子们搭建好充满童趣的课堂环境。

“周末课堂”正式开启,首个环节是秋季节气文化科普。志愿者通过图文并茂的PPT,结合“霜降吃柿子”“重阳登高赏菊”等民俗故事,生动讲解节气由来与传统习俗。当问到“霜降为什么要注意保暖”时,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,有的说“因为天气变冷了”,有的分享“奶奶会给我煮萝卜汤”。志愿者顺势引导大家交流家庭节气趣事,让原本抽象的传统文化变得鲜活有趣,深深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个孩子。
紧接着的生物科普环节,更是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。志愿者以“海底小世界”为主题,用PPT展示小丑鱼、珊瑚、海星等海洋生物的高清图片,还穿插趣味动画片段。“大家知道珊瑚是植物还是动物吗?”志愿者抛出问题后,孩子们围坐讨论,有的说“长得像树枝,是植物”,有的说“它会动,应该是动物”。志愿者耐心揭晓答案,并补充“保护海洋环境”的小知识,让孩子们在互动中了解自然奥秘,种下爱护生态的种子。

最受期待的当属趣味手工环节。志愿者为每个孩子分发粘土、彩笔与画纸,引导大家结合前两个环节的所学创作——有的孩子用彩笔描绘“重阳登高图”,有的用粘土捏出“霜降的柿子树”,还有的发挥想象,捏出带着节气元素的“海底小生物”。过程中,志愿者穿梭在各组之间,对动手较慢的孩子,蹲下身手把手教他们塑形;看到有孩子因捏不好细节着急时,及时鼓励“慢慢来,你捏的柿子很可爱”。当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展示时,志愿者带头鼓掌,还为每人贴上“创意小达人”贴纸,课堂里满是欢声笑语。

此次“周末课堂”活动,是口腔医学院“爱心口腔”志愿服务队用“知识+陪伴”践行志愿精神的生动实践。志愿者们不仅为社区儿童打开了传统文化与自然科学的大门,让孩子们在趣味体验中收获成长;也通过细致服务,让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精神在社区传递。未来,服务队将继续围绕儿童需求设计更多优质活动,让仙女湖社区的每个周末,都因这份志愿陪伴而格外温暖、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