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部动态
熊文文荣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
日期:2025年10月07日     作者:陈灏    来源: 党委宣传部    点击数:

【编者按】近年来,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,湖职人众志成城,学校高质量发展步履稳健、成效显著。我们推出“职教青年说·技能报国篇”系列报道,聚焦强校有我,心怀复兴梦想,技能成才报国,彰显使命担当,讲好奋斗故事,激励广大师生仰望星空、脚踏实地,立德树人、追求卓越,接续奋斗、再创辉煌。

(本网讯 田寿永 陈灏)文化名城传佳音,孝道薪火续华章,近日,熊文文获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。

(2025年中秋节,熊文文为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徐楼村老人送生活物资)

熊文文是湖北职院石榴红志愿服务队成员、石榴红宣讲团成员、劳模工匠兼职导师、湖北弘孝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,财经与旅游学院2023届毕业生,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徐楼村人,是在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。他以强烈的使命感汲取文化之泉,赓续红色血脉,向上向善而行,十七年如一日,照顾遭遇车祸的父亲,休学两年共用六年时间取得全日制大学本科文凭,用三年时间在湖北职院学习技能,把工厂建在村里,推进农产品深加工,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形成产业链,直接吸收一百多名乡亲在家门口就业,在工厂区创办徐楼村“幸福食堂”,解决高龄老人吃饭难问题,常年为大悟县其它“幸福食堂”捐赠生活物资,让老人们乐享幸福滋味。他传承大别山精神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扎根红土地,建设数字乡村,用数字科技为农村、农业注入活力,在山村写下了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。他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勇担历史使命、焕发劳动热情、释放创造潜能,让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在大别山蔚然成风,以创业、产业促进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,带领群众共同致富。此前,熊文文获评“孝感市十大孝子”“孝感市道德模范”“孝感楷模”“孝感市劳动模范”“孝感市五一劳动奖章”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“中国网事”感动人物等称号。

一、不离不弃 坚守孝心

孝感,中华孝文化名城;大悟,“抗战小延安”、“中原突围”发生地,全国十大将军县。

父亲熊大权当过兵。小时候,熊文文爱听父亲讲故事,鄂豫皖苏区“28年红旗不倒”,熊文文耳熟能详。

(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)

2003年,熊文文读初三,腊月十五,父亲在打工途中发生车祸,脑部严重淤血,危在旦夕。

“父亲在,家就在”。熊文文坚持全力抢救,父亲苏醒过来,但头上留下了一个“坑”,失去了味觉,视力下降,留下了高血压、血拴等后遗症,失去了劳动力。

此时,熊家老屋是危房。为利于躺在老屋中的父亲慢慢好起来,熊文文一再坚持,把老屋的地基抬高了,换成了砖瓦房。

父母整日愁眉苦脸。欣慰的是,熊文文成绩还不错。父亲车祸的第二年,熊文文考上了大悟一中。“文文每周都回家,把学到的知识和新鲜事,讲给父亲听”母亲周小春说。

2007年暑假,在工地上打工的熊文文收到广西贺州学院录取通知书。父亲既喜,又忧,忧的是熊文文的学费没有着落。

9月,熊文文第一次走出大别山,来到广西贺州学院报到。父亲有病,家里困难,熊文文向学校提出休学2年的申请。

(熊文文在第二届“大别山上红旗飘”主题传播活动上发言)

熊文文一边照顾父亲,一边打工挣学费和医药费。2009年,父亲的身体状况稳定下来了,熊文文决定返回广西学习。课余时间,他做兼职,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,与同学在校外承接绿化、装修等项目。勤工俭学的收入,寄回老家。

熊文文与一批“手艺人”走得很近,中国的学徒制,“手艺人”的匠心,吸引着熊文文。

孝心在“八桂”大地舒展。熊文文把父母接到了广西,父母就住在“手艺人”的工地上。节假日,熊文文带父母看漓江山水。

边读书,边俭学,边照顾父母,熊文文陪父母在异地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。

他担任班长,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六年时间,熊文文拿到了本科文凭。拿文凭那天,熊文文查了一下存折的数额,还有6万多元。

父母不适应广西的气候,不愿意留在广西,每天念叨着大别山的山山水水。“景观园林设计”专业毕业后,熊文文回到了家乡,在农业领域发展。

二、返乡创业  反哺家乡

熊文文出资把村的池塘修好,整改了部分农田,种上了莲蓬,养上了小龙虾,父亲脸上露出了难有的笑容。

熊文文与农业土专家“泡”在一起,琢磨技术。白天,在地里干活,拓展农产品销路。晚上,他照顾父亲的起居,陪父亲唠家常。安顿完父亲,熊文文学习到很晚。

“不要小瞧职业教育,它前景广阔;乡村振兴是希望所在,它大有可为”。父亲与熊文文形成共识。

(熊文文在湖北职院“孝道中国”思政金课上分享求学、行孝经历)

遇上好天气,熊文文带上父亲,到宣化店中原军区旧址、徐海东大将故居及亲属烈士纪念馆,到颜回书院等。每次去,父亲的兴致都高。

耕读人家,其乐融融。这段光景,是熊家的幸福时光。

每到冬天,对父亲来讲,是一个“坎”。为舒展血管,熊文文把父亲送到医院,住上十天半月。晚上,熊文文在凳子上眯着,生怕父亲有个闪失。

2020年初,疫情阻隔,熊文文的父亲不能像往年一样住医院。5月,父亲血拴复发,6月安祥辞世。

徐楼村村民余萍说,熊文文的父亲当年车祸时伤病很重,能快乐地生活17年,不可不说是个“奇迹”。

在种植、养殖过程中,熊文文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独特价值,萌生了上职业院校的想法。

(大别山深处,熊文文的企业厂房)

2020年,在湖北省“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”政策的支持下,熊文文参加考试,如愿成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学生。

“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”学生在学习时间上有一定弹性,根据农村实际开展分段式脱产学习,有针对性,很对熊文文的“路子”。

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职业教育的魅力,深深地吸引了熊文文。他与职业教育深度结缘,德技并修,投身产教融合,走上了在“三农”领域创业的道路。

湖北职院的所在地孝感,是中国孝文化之乡。熊文文说:“湖北职院‘孝道中国 ’思政金课,坚定了我回归大别山的决心”。

(熊文文检查产品质量)

熊文文成立湖北弘孝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选址、平地、开工,招人、培训、试产,建在大悟县芳畈镇徐楼村的新工厂投产。工厂所用原材料在大悟、安陆、孝昌、红安等地种植或养殖。

熊文文带动农户和青年创业者,发展大别山土特产种植和深加工。

熊文文发挥优势,打造乡亲们家门口的“学习小站”,在徐楼村建设了新媒体电商培训基地,孵化电商企业,把大别山农产品卖到全国。

熊文文的事迹在校园里传开,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熊文文母子来到“孝道中国”课堂。课堂上,母亲周小春喜极而泣。

冯金玲同学说,母子的精彩分享,让我们热泪盈眶。 大悟县芳畈镇何燕说,熊文文的孝心和坚韧,激励我们回到大悟山区,做好直播带货,用新技术带动新业态,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山村。

三、产教融合 弘扬孝道 

熊文文说:“在我最困难的时候,党和政府给予我温暖,职业教育系列政策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环境和平台”。

熊文文常怀感恩之心,常年开展“关爱老人”“关爱环卫工”“公益直播”“公益助学”“爱心早餐”系列志愿服务活动,把孝心、爱心撒向大别山区。他在徐楼村建成新媒体电商培训基地,手把手教大别山的乡亲们掌握电商直播技术和营销技术,把大别山的农产品卖到全国。

(熊文文在直播,把大别山的农产品卖到全国)

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聚集在熊文文的周围。高邦伟也是湖北职院学生,毕业后加入了熊文文的创业团队。

“学无止境,熊文文带领我们外出学习,住的最便宜的招待所,吃得很简单”。高邦伟如是说。“但是,他对老人,却十分大方,多年如一日,陪伴老人、捐款捐物是常态”。

大孝无疆,带动乡亲就业,带领村民共同致富。徐楼村69岁的谭艳芳是“监测户”,丈夫有内风湿,公公99岁。谭艳芳是熊文文工厂中的“称重工”,在家门就业,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。

大悟县芳畈镇徐楼村的新媒体电商培训班结束后,村民程林红就可以直播带货了。“去年,在熊文文的工厂中工作,我每月能拿3500元,今年,每月可达到5000元”。程林红难隐内心的喜悦。

熊文文心心念念老人们,常去孝感市社会福利与康复中心陪老人。谈起“爱心早餐”,大悟县城关镇长征路社区环卫工人付友成竖起大拇指。

(熊文文企业区的“幸福食堂”,为老人提供免费餐饮)

熊文文情系乡村“孝心工程”,常年为大悟“幸福食堂”捐献生活物资。回乡几年来,为大悟“幸福食堂”、福利院等捐送生活物资价值10万余元。

大悟县芳畈镇滚河村“幸福食堂”的老人们喜欢吃熊文文生产的面条。今年83岁的大悟县芳畈镇滚河村村民余为恩说,熊文文比孙娃子还亲。

青年创业者周文睿说,熊文文孝老爱亲、创新创业的故事,很好地发挥了示范作用,带动我们更多的青年,扎根大别山,建设大别山。熊文文结对新疆兵团第五师双河市最美家庭,为在孝感学习、工作的新疆青年提供直播带货等培训、见习。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
(熊文文等结对新疆兵团第五师双河市最美家庭)

熊文文的大孝情怀和敬老爱老助老的故事,影响了更多的人,更多的青年人从外地回到大悟。种植、直播、公益,成为日常。

熊文文以合作社的方式,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。他流转村里闲置土地5000余亩,带动联动附近农民种植合作社种植。原材料工厂按照市场价收购。2024年,熊文文团队年总销售额近1500万元,电商直播基地带动天麻、茯苓、黄精等大别山药食同源类中药材月销近200万元,花生油、山茶油、菜籽油、鸡蛋、土鸡等产品月销约30万元。

(熊文文在直播,把大别山的农产品卖到全国)

熊文文与大悟县村支书深度合作,线上直播销售大别山全域农副产品,并成功打造了大悟县首个集产品分拣打包、直播培训、现场直播于一体的电商直播基地。基地面向所有乡亲敞开,并手把手带播直至其能独立操作,还负责培养专业电商运营人员。

熊文文与大悟供销社合作,2025年1月至9月底,带动农副产品销售额已达300多万元。

熊文文致力于把湖北弘孝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为科技型企业,把现有创业项目做好做强,他的厂房2022年由300平方米扩至1000多平方米,2023年面积扩大到2600余平方米,加大科研投入,推进技术创新,优化生产工艺,推出系列满足消费者的产品,成功申报2项专利。

熊文文在大悟县芳畈镇徐楼村建有6条标准化生产线。工厂高峰期可吸纳100人左右就业,其中60岁以上15人(男3人、女12人),带动人均年收入增加1.2万元,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4.8万元。熊文文与村镇合作建设幸福食堂,为村里30多名8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就餐,谱写了孝亲敬老的新篇章。

(熊文文在孝感市行政中心为孝感市党员干部作宣讲报告)